首页

优美之家原味论坛

时间:2025-05-25 16:57:54 作者: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举办 浏览量:97756

  中新网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承办的“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23日在西安召开。

  会上,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阿尔及尔第三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共同发起的“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学术联盟”正式启动。

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举办。西北大学供图

  开幕式上揭牌了“丝路沿线国家情势智能感知实验室”,举行了“区域国别史译丛·非洲史”启动仪式、“吉尔吉斯斯坦矿业科学院院士”授予仪式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的机制化,提升合作水平。

  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表示,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通了东西方经贸往来和文明交流的通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交流、各抒己见,持续深化“科教搭台、科技赋能、人文铸魂”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国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教育合作走深走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举办。西北大学供图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海波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共进,在国际合作、科技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保护好、传承好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为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会议以“丝绸之路:文明互鉴与文化创新”为主题,受邀专家围绕丝绸之路的文化阐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中阿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式现代化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会议还设置了第三届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与中亚的文明交流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两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鉴,丝路国家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天竺综保区年医药进口值约1200亿元

今年正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本次大会的民主实践也再次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站在又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更好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经济大省各展所长勇挑大梁 向新向优显现强大韧性活力

为保障旅客便捷高效通关,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据居来提介绍,他们开设了“咨询服务岗”和绿色通道,协助儿童、特殊旅客便捷通关,并增设无障碍通道,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学习·知行丨向改革要动力 向创新要活力 习近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对于未来数天将赴各地参访,并与台湾、大陆医师交流学习,徜徉中医药知识海洋,陈诗谕称,此举将进一步增进两岸医师心灵契合,互相启发,收获专业成长。

行走雄安: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书店式文化空间”

今年冬候鸟北迁时间和往年相差不多,随着鄱阳湖水位不断上涨,再加上风向和温度的因素,保护区内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已经开始北迁。监测人员统计发现,目前东方白鹳有118羽、白鹤有347羽,保护区内主要以大雁、野鸭类冬候鸟为主。为了让冬候鸟安全迁徙,当地政府出动执法队伍,加强监测和巡护,为鸟类迁徙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记者 华山 制作 贺登毅)

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除了已成功跃迁的国牌,例如波司登、飞鹤、君乐宝、妙可蓝多、元气森林等等,近年仍不断的有新老国牌完成品牌的“惊险一跃”,如白象、东鹏、空刻意面、徕芬、泰兰尼斯等大量国牌通过分众平台迅速崛起,品牌势能与销售业绩全面提升。可以说,分众是品牌红利真正的承接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